布之美窗帘 冬至都有哪些习俗
12月22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北半球将迎来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俗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民间历来十分重视,说到冬至,你脑海里是不是立刻浮现出,热气腾腾的“饺子”和“汤圆”呢?
冬至习俗
《二十四节气集解》: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后汉书》: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节气是天象赐予的自然规律,节日是历史沉淀的人文财富。12月22 日,是阴极盛的冬至,也是“一阳生”的开始。冬至是寒冷日子里一个温暖团圆的日子。大家围聚在一起分汤团、吃饺子,为新一年的到来祈福。那些还未归家的,也要吃上家乡的冬至传统食物,与温暖的家乡紧密相连。
(图片来源:布之美窗帘公众号,侵删)
有人说,在北方,不管哪个节日,吃饺子就对了。到底哪个节气该吃饺子?纠结了整年的问题,冬至给出标准答案: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盘饺子。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如果你冷,还有一碗饺子陪着。藏在冬至里的幸福,充溢在生活的角角落落,等待我们的发现。
(图片来源:布之美窗帘公众号,侵删)
历史记载也提到南北地区都有在冬至日吃馄饨的习俗,寓意破阴释阳,混沌初分,有明显的文化象征意义。除了饺子馄饨,还有羊肉汤、红豆粥等汤食,也有“拥炉会饮”,共同饮酒的习惯。
在南方,吃的花样很多:“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汤圆取圆形象征天与阳,以红白二色寓意阴阳交泰。 “冬至大如年”。在苏州,人们喝冬酿桂花酒,吃各式卤菜,好不快意。
(图片来源:布之美窗帘公众号,侵删)
“若要富,冬至吃块热豆腐”。常州人在冬至吃胡葱笃豆腐。豆腐以慢火煮好,在冬夜吃了,极温暖。在有些地区人们会吃长线面、糍粑、年糕、桂圆煮蛋、老母鸡汤等美食,都有各自的美好寓意。
从国家祭祀活动演变为习俗的冬至日,按天象天时与阴阳五行理论,是一阳复生之时。自古以来,中国人习惯在这一天同饮共食,扶助阳气使身体康健,所以“冬至进补,春天打虎”的谚语广为流传。吃完热烘烘的美食之后,更别忘了要好好保暖呀。冬至过后天气更加寒冷,保暖非常重要,尤其是头、颈、背、膝、脚这几个部位,睡前最好泡个热水脚。
(文章来源:布之美窗帘公众号,侵删)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