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绿色建筑发展对中国建筑节能的启示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中华吊顶网讯:建筑节能是国家绿色建筑发展的核心,建筑节能发展和进步对建筑设计、建材、建筑设备行业产业升级、产品更新换代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我们大家需要共同关心的问题。欧洲建筑节能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欧洲的建筑节能思想、法规政策和技术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对我们国家是一个很好的参照。
欧洲绿色建筑发展对中国建筑节能的启示(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欧洲,德国、法国是两个能耗最大的国家,德国节能工作开展得比较扎实认真,成效显著,而且发展轨迹非常清晰,所以我想以德国的节能建筑为例子来讲一下欧洲的建筑节能发展历程。
1977年到1994年,是德国建筑节能起步阶段,德国的严寒和寒冷地区采暖需求非常高,当时国家通过提高建筑保温性能来降低建筑能耗,这个时期建筑法规对建筑材料、部件的保温性做了非常严格的规定。1994年到2002年,是德国节能建筑发展阶段,光是提高建筑保温不够,国家开始限制单位建筑能耗。2000年到2009年是低能耗建筑发展阶段,德国认识到一定要提高能源效率,2001年开始,德国建筑整体能耗从关注建筑材料转变为关注建筑能耗。从2010年到2020年是德国近零能耗建筑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最关键的是减少建筑整体能耗。
德国的建筑节能思想经历四个阶段,一次比一次进步,这与国家法规有很大的关系,德国节能法规每三年更换一次,每次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建筑节能法规分三个层次:建筑节能法、建筑节能规范、与规范相关的标准,这三个层次不断的修改,每修改一次都对技术有很大的促进。以外墙保温系数为例,1977年要求比较低,1984年就提高了,现在我们国家还是2.4W/m·k到2.5W/m·k,德国已经到了1.1W/m·k,被动式的建筑已经到0.8W/m·k,外窗这部分节能效果就非常显著。可以看到政策法规给出材料产品非常严格的技术导向,使得建筑材料、建筑技术设备必须升级、必须更新换代,建筑材料升级和更新换代才能保证建筑节能一步一步向前推进。从2010年开始欧洲发布建筑能效指令和近零建筑能耗计划,建筑节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计划规定2018年公共建筑要达到近零能耗水平,2020年新建建筑需达到近零能耗水平,这是德国的标准,欧洲其他国家的标准也大体相近,都是把建筑最终消耗的一次性能耗作为评价建筑能耗的标准。
德国被动房在我们国家影响比较大,我们国家已经有上百万平方米示范性被动房建筑,被动房的核心指标是一次性能耗小于120kwh/m2·a,住宅采暖能耗小于15kwh/m2·a,公建制冷能耗小于15kwh/m2·a建筑气密性为n50<0.6h,新风热回收效率大于75%。除了节能还要保证舒适性。被动房是节能建筑中发展比较快的一种,其他还有主动房建筑,主动房强调建筑里的舒适性和环境保护,强调用本地材料保护建筑资源。
欧盟制定了节能标准后,欧洲各个国家都积极响应,做出发展规划。可以预测近零能耗建筑之后的下一个目标是零能耗建筑,现在欧洲已经开始研究,再下一个目标一定是产能建筑,建筑不仅要解决自身能耗问题,而且还可以向社会供能,进入生产能源的建筑阶段,节能建筑变成一种新的类型,建筑节能目标才能真正的完成。零能耗建筑实际上不是不需要能耗,而是建筑供暖、热水和设备系统以及扶助电力的需求由建筑内部得热和可再生能源供给,不需要外部电力供给。产能建筑目前还没有很严格定义,产能建筑要百分之百使用可再生能源来解决本身所需要的能源,而且将盈余能源供给社会使用。
欧洲节能建筑对中国的启示有两个方面。第一,从节能目标来看,目前我国建筑节能目标是节能率达到75%,这涉及外墙保温性能和设备能源效率。我国发布的公共建筑能耗标准还没有得到全面推广。第二,最近我国也在研究制定近零能耗建筑标准,希望到2020年或2030年有30%的建筑达到近零能耗。我国新建筑比较多,欧洲节能建筑的发展给我们一个参照。从节能评价上设置建筑能源消耗总量,从技术上提高设备的用能效率,逐步发展被动式技术,发展可再生能源,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方向。
文章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