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店”模式成新常态 吊顶店面需满足多元化需求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在近日闭幕的第36届中国(上海)国际家具博览会上,大店模式的家居企业备受关注,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逐渐“低迷”,家居建材行业也回归理性发展,再加上近几年来互联网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家居建材行业“开店就挣钱”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大店模式将成为家居店面的新常态。因此,吊顶店面也应挖掘、迎合消费者多元化注意,重视大店模式这一趋势。
“大店”模式成新常态 吊顶店面需满足多元化需求(图片源于网络)
大店模式满足多种需求
从现实情况来看,在北京各大卖场,“大店”、“卖场店中店”模式也逐渐流行开来。在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等卖场里面,这些店面在面积、装修、产品陈列、导购服务等方面,并不输完全独立在外的“旗舰店”。而且,这类店面形式也并非高端消费需求专有,场景式陈列和消费的理念,是这些品牌选择此类店面形式的理由。据红星美凯龙北京北五环商场副总经理王彰介绍说:“以前品牌开店的常见做法是一个区域开多个普通店面,但是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品牌选择开出一个大店,并将所有的销售、展示、定制等功能都赋予到这一个店,辐射到整个区域。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相比分散的店面,这种大面积的独立店有充足的展示空间和体验空间,产品齐全,店面往往配有品牌自己的设计师,其导购人员的服务水平、店面服务体系远高于普通店面,而且其品牌渠道销售资源也聚集于此,其销售落单能力不容小觑。”但“卖场店中店”对卖场管理方也有着不小压力:店面需要独立运营时间和空间、需要封闭式环境硬件改造,前期投入的成本比较高而且面临风险更大,但是对于整体卖场而言好处也不言自明。
家居行业早已不是“开店就赚钱”的时代,家居企业的终端店面形式也在不断变化,旗舰店、独立店模式,已经悄然流行开来。与普通卖场店面相比,面积大、产品多、情景设置、定制服务、独立设计、打通工装渠道……无论是一些品牌还是卖场,都乐于拥抱升级后的旗舰店模式。店面形式变化的背后,是行业对家居消费需求变化的把握和迎合,也是消费需求多元化的印证。
吊顶大店 需“软”、“硬”兼施挖掘消费需求
集成吊顶大店模式究竟怎么开?在“硬件”上,集成吊顶店面首先有自己丰富清晰的产品体系,并与品牌理念吻合,让消费者从进店就能感受到品牌的“气质”;在产品陈列上,更需要做出情景式的可体验式场景,将各品类产品“打乱”,让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
在“软件”上,集成吊顶独立店的服务体系更为细致和人性化。消费者可以有自由的体验空间,而非被导购“追逐”;此外,集成吊顶店面配备专业的设计师,可以根据消费者需求提供专属服务,定制需求、软装设计等。此外,集成吊顶店面还可以根据自有的管理体系运行,例如如果品牌有自己的电商体系,还可以引导消费者在店面体验,完成线上线下的购物体验闭合。
但并非所有的大店都能成功。在今年,亨利·戴等家具店面关闭,也让行业感受到“生存不易”。所以对于集成吊顶品牌而言,大店、旗舰店并非在面积上铺陈,而是更需要富有层次的产品陈设、完善的服务体系以及成熟的管理团队等诸多硬件、软件设施的配合。
总体而言,店面形式只是品牌运营体系中的其中一面,大店建成,更需要成熟的品牌形象、高水平服务体系、完善的管理体系与之配合,达到一家店面、多种功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