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市对家居企业有这么强的吸引力?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中华吊顶网讯:10月13日,恒康家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鸣锣上市,股票代码为“603313”;次日,顾家家居也在上交所挂牌,股票代码为“603816”。而成都富森美也于当日透露,富森美将于10月下旬上市。
为什么上市对家居企业有这么强的吸引力?我们先看下图。
数据来源
网易家居在27家上市企业,有22家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而在负增长的企业中,部分是由于转型而出现的短暂振荡,如大亚科技、梦洁股份等。总体而言,在被普遍唱衰的家居寒冬期,上市公司依然了较保持强劲盈利能力。
在寒冬时期,转型、升级是刚需。而转型升级,必须要求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对民营企业而言,找到合适的融资渠道并不容易,而倘若成功上市,必将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巨大的资金支持。
实际上,顾家、恒康的算盘就是这样打的。
顾家上市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825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20.34亿元,所募资金将用于年产97万标准套软体家具生产项目、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连锁经营网络扩建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4个项目。
顾家募集资金用途
恒康A股公开发行的股票数量6000万股,此次募集资金总额为9.246亿元,将用于记忆棉床垫、枕头技改及扩产、研发中心扩建、营销网络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4个项目。
恒康募集资金用途
包括今年索菲亚增发新股、三棵树和好太太等企业的招股书,其对募集资金的用途都非常一致,都是为了迎合家居新时代而积极投入转型。
那么,最好的资金募集渠道自然就是上市,发行股票。当然,上市还能直接提升品牌知名度,促使公司架构、管理更加合理等,这些都是上市后企业能得到的“好处”。
顾家家居在上交所鸣锣上市
顾家、恒康这些家居大牌的成功上市,颇让寒冬期的家具人振奋精神。在多数人看来,企业成功上市,本身就是实力的证明。但事实是,上市也许只是一场“博奕”,它是既有利,也有弊的。有的企业因此做强、做大,也有的企业因此衰落,甚至因冲击IPO而倒闭。
华源轩就是其中最惨烈的一例。
2014年是家居企业扎堆冲击IPO的一年。此前,华源轩堪称是家居业的一个传奇,自上世纪90年底以来,连续十年超过22%以上的增长。然而2014年5月,华源轩两度冲击IPO失败,资金链断裂,陷入了资金危机。随后,华源轩关闭深圳工厂迁至惠州,此时的华源轩已经名存实亡。
华源轩危机
冲击IPO前,华源轩就因规模过分扩张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问题,因而希望通过上市圈钱,解决这个问题。但要冲击IPO,华源轩本身就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包括大量资金投入。然而华源轩因自身条件并不满足而两次冲击IPO失败,致使资金链断裂问题加剧,最终跌入了谷底。
同样,今年2月东鹏宣布将进行私有化退市,也引起了行业震动。
2013年12月,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是国内建陶行业中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企业。上市的这三年,东鹏业绩发展良好,营收和净利润都实现了正增长。问题在于,上市后的东鹏并没有获得市场的“待见”,上市对其本身及行业也没有实现较大的良性影响。
2013年东鹏在联交所挂牌
据彭博综合预测,国际同业平均2016年预测市盈率约12.68倍,而东鹏则维持5.14倍市盈率,折让逾50%,估值偏低。有业内人士推测,这也许是东鹏选择私有化退市的重要原因。
除了东鹏,首家在海外上市的鹰牌2013年也折戟而归,而去年斯米克也由于在A股的业绩低迷,而被冠上“ST”的帽子,被“特殊处理”。
由此也可见,上市并不总是获利的。是否上市,不应盲从,而需结合企业自身和行业的发展情况而定,明确企业上市的目的。
东鹏董事长何新明在东鹏私有化退市时也曾说过,“对于此次东鹏私有化的诉求,主要是根据自身发展与香港股市具体对我们的作用出发的。”
这可谓是东鹏上市两年多,在资本市场浮沉的切身体会,也值得已经上市或正在谋求上市的家居企业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