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 家具制造业中竟有6.32%的僵尸企业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中华吊顶网讯:前段时间,国内第一份全面研究僵尸企业的报告《中国僵尸企业研究报告——现状、原因和对策》发布,报告称,超过51%的钢铁企业、超过44%的房地产企业是僵尸企业。而家具制造业则占6.32%的比例是僵尸企业。
僵尸企业,通俗来说,就是那些不赚钱、老亏本,还欠着银行一大堆债,却又没有关闭,还“坚强”活着的企业。在中国,僵尸企业和产能过剩基本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些企业本身半死不活,却还在生产着。
为他们续命的,一般而言是地方政府,因为一个企业的倒掉牵扯众多,最现实的,下岗职工咋办呢?GDP咋整呢?说好的“保增长、促就业”呢?而当淘汰落后产能,处置僵尸企业成为社会共识之后,看起来,他们要彻底入土为安了。
谁是僵尸企业,如何淘汰僵尸企业,如何防止僵尸企业死而复生,却是个难题。然而,地方政府还是得从善如流,关闭一些僵尸企业。关得早的还有奖励,如,中央财政安排了1000亿元来安置因淘汰落后产能而下岗的职工们,多关多奖励,早退多奖励。
于是,文件发下去了,名单给出来了,但是,门道也来了。比如,某权威节目的采访中,一位业内人士这么说——“在一些地方,去产能实际成了人头一刀、家家分摊限产量;所谓淘汰落后产能、清理僵尸企业其实停留在了纸面上。”
产能越去,产量越高
从国家统计局的网站上看数据,不管是粗钢还是家具制造业,这些产能过剩行业,今年都存在产量同比持续增长的问题。而讽刺的是,这些行业的僵尸企业如此之多。
根据报告的研究成果,炼钢所在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中,15%是僵尸企业;家具制造业中,6.32%是僵尸企业。一个显然的逻辑是,越是大企业,就容易成为很多地方政府的“宝贝”,要死了,赶紧输输血,喘不过气了,输点氧。言而总之,所谓的去落后产能,淘汰僵尸企业,在某些地方不过是虚晃一枪罢了。
僵尸企业是非常可怕的,占用资源、效率极低、许多企业都是高污染高能耗。所以淘汰僵尸企业被认为是去产能的关键之门。然而,在“保增长、促就业”的大旗下,很多地方政府也好,企业也好,不过是“合谋”着做做样子,这样,一来二去,就陷入恶性循环了。
近年来,产能过剩作为当前中国最为严重的宏观经济风险之一,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在家具行业,这种局面更加突出,这也使得一部分家具企业逐渐成为了“僵尸企业”,必须依靠贷款等支撑。
我们在提到“僵尸企业”时,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对困难企业的讥讽和挖苦。然而一旦没有了僵尸企业,其他企业就不能做出利他主义安排,市场型的企业出于自利本能,会把包袱抛出来,成为压垮社会的主因。
可怕 家具制造业中竟有6.32%的僵尸企业(图片来源于网络)
盘活市场经济,家具行业不做“僵尸企业”
当然,没有哪个企业家会希望自己一生的心血付之东流,成为没有实力的“吸血鬼”般的存在。因此,要摆脱这一命运,家具企业们就必须清楚自己的使命,把融资投资那一套“虚的”收起来,用更多的精力专注于产品的生产以及销售战略。只有具备并实施真正的工匠精神,通过创新促进企业的经营绩效,才能实现家具企业由量到质的飞跃。
当前家具企业的经营环境恶劣,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竞争无序、产能过剩、质量大关、营销夸大等等问题更是如刺般深深扎在行业骨血之中。
要想企业向前发展,不成为“僵尸企业”,如今家具企业不应该还是把精力放在如何争取外部资源上,而是要考虑如何提升自身实力。
首先,家具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生产技术水平,确保生产消费者喜闻乐见且质量一流的产品;
其次,家具企业应该事先做好市场调查,完成营销策略的规划,确保企业的产品及品牌宣传能够打动人心;
再次,针对同质化加快的问题,家具企业需要加紧产品创新,把家具产品个性化以及环保性等更好的展现出来,做到充分吸引消费者视线的目的;
最后,家具企业要塑造好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转化为切实的产品交易率。
结 语
如今 “僵尸企业”并不少见,但要盘活市场经济,家具企业必须要贡献自己的力量,绝不成为拖后腿的一员。脚踏实地开展质量创新,包括提高质量、从事技术研发等,致力于提升企业的内生能力,将会是家具企业不做“僵尸企业”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