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居”战略有利有弊 品牌家居企业如何应对?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中华吊顶网讯:经济新常态下,家居建材业发展疲软。以“大家居”战略为切入口,推动自身转型升级俨然成为领军者们的企业突围之道。如今,在大家居时代,定制品牌牵头,群雄并起。大家居追求一站式定制服务、全品类供应,然而这样的转型是有利有弊的。利可以不谈,而弊却不能回避。只有规避了弊端,才能存活,才能求发展。那么,“大家居”战略究竟有何弊端?各大家居企业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大家居”战略有利有弊 品牌家居企业如何应对?
“大家居”战略有何弊端?
首先是不专精。譬如原先只是做衣柜的,然后兼做橱柜、桌椅、门窗,投入的人力、财力大,且难以做到专精。所以,虽然都说向大家居转型,但要做好大家居,实非易事。
其次是有损品牌。新进入领域倘若质量跟不上,必然是有损品牌的。而且在大家居战略下,不同品类的辨识度其实不高,甚至趋于模糊。这自然也不是利于品牌长远发展的。
如何应对“大家居”弊端?
基本有二法。一是品牌合作。譬如某品牌为客户提供全屋定制,但定制用到的产品并非都是该品牌的,有可能选择了其他品牌。跟其他品牌合作,其实是与人分羹,把市场份额拱手相让。
二是多品牌战略。通过打造子品牌,延伸自身的产品线。多品牌配合,不仅可以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其市场战略也可以更灵活。
实际上,转型大家居的品牌,也多有双品牌或者多品牌布局。他们根据自身需求,灵活制定策略,以增强自身竞争力。
策略一:抢占细分领域
欧派是定位高端的橱柜品牌,转型大家居后,欧派就针对都市白领群体推出子品牌欧铂丽,专注在橱柜,为白领提供时尚整体厨房服务。第二品牌欧铂丽推出后,其门店呈现几何倍数增长,渠道野蛮生长一发不可收拾,在前几天一举突破800家。
同样,以定制衣柜为主的索菲亚在转向大家居后,也引进了法国著名橱柜品牌司米,以期增强自身橱柜领域的业务。截止9月底,司米橱柜共有独立专卖店450家。虽然由于前期投入较大,司米橱柜2016上半年仍然处于亏损状态,但可以预见,等布局完成,司米橱柜可以发挥规模效应,将成为公司未来营收的新增长点之一。
策略二:跟主品牌形成互补
同是橱柜品牌的欧派和欧铂丽也是一例。欧铂丽定位在中端,面对年轻群体,打造时尚厨房,实际上就是和定位高端的欧派橱柜形成互补。
厨电领域的华帝和百得是另一例。华帝定位高端,主要目标市场在国内一、二线城市,而今年华帝全资收购的百得则是定位低端,主要在三、四线城市和出口贸易,两者形成了非常完美的渠道和产品的配合、互补。
策略三:作为切入点,撬动大家居
今年二月,地板巨头德尔强势入主百得胜衣柜。董事长汝继勇先生明确指出,德尔“大家居战略”将以百得胜衣柜为切入口,完善衣柜收纳智能化及定制系统,整合家居产业资源,并购更多相关领域的企业进来,以实现家居产业战略转型升级。
百得胜2001年就在做环保定制衣柜,实力不弱。在以定制为基础的大家居,对于没有定制经验、没有其他品类产品生产基础的地板品牌德尔,以百得胜为切入点进入大家居,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除了上述品牌,美克美家就以多品牌战略致胜,旗下有四个品牌;穗宝集团同样拥有四个子品牌。其实不难看出,单品牌难以撬动大家居,用好多品牌战略,或将是大家居时代非常重要的一点。
(来源:家具家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