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展——集成吊顶发展史的四大时代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中华吊顶网讯:近年来,我一直试图找到一个定义,来对吊顶的发展史进行一次梳理。在查阅大量网上现有资料的前提下,整理成以下文字,将吊顶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按照目前盛行的方式,称为吊顶1.0时代、吊顶2.0时代、吊顶3.0时代、吊顶4.0时代。
吊顶1.0时代:传统天花
古往今来,吊顶对于国人来讲都不陌生,从旧时的皇宫大院到平民小居,举目皆是。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工业化吊顶应属石膏板吊顶。石膏板吊顶以石膏为主要材料,加入纤维、粘结剂、改性剂,经混炼压制,干燥而成。它的优点是价格低廉、容易造型;它的缺点是不易擦洗、颜色单一、易变色、安装维护复杂。这种吊顶被广泛使用在客厅、卧室、厨房和卫生间的顶部装修中。后来,又出现了一种叫做PVC板的吊顶,俗称“塑料条扣”,其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色泽鲜艳、耐腐蚀、牢固耐用。在制造过程中通过添加增塑剂、抗老化剂等一些辅料来增加其耐热性、韧性和延展性等。其优点是适合大批量生产、强度高、价格低;其缺点是易腐蚀、易变色、抗氧化性差、不环保、不防火。
上述两种材料在吊顶上的初始应用,多半是为了掩盖框架、横梁、管道和布线,产品只能属于单一的建筑材料,在家庭装修中主要用于厨卫吊顶,很少有与电器的有机结合,最多的应用就是上面挖一个孔,装一个照明灯。此时的照明企业和吊顶企业完全是各自为政,平行前行,从没仔细考虑过彼此的结合和匹配。这种“照明+石膏板”或者“照明+PVC板”我们姑且称之为传统吊顶,并将之列为吊顶1.0时代。
吊顶2.0时代:浴霸+传统吊顶
杭州奥普将一种浴室取暖器从澳大利亚引入中国,开始了一场长达20多年的中国浴室现代化征程。该浴室取暖器以红外取暖泡作为热源,集取暖、换气、照明三大功能于一身,经济实惠地解决了国人千百年来居家沐浴的取暖难题,它被奥普赋予了一个非常中国化的名字,叫做“浴霸”。由于浴霸的设计就是嵌入吊顶式安装,所以浴霸的出现在大大推动了吊顶在浴室的使用进程和使用比例。浴霸安装的时候,通常会先在浴室顶部安装吊顶(当时浴室吊顶以PVC和金属条扣居多),然后在吊顶淋浴区上方按照开孔模板开一个方孔,方孔四周打上一圈木龙骨,接着将浴霸主机固定在木龙骨上,将浴霸面板和箱体进行连接,最后一道工序就是装上红外线灯泡。当时,面板与箱体的连接多半用几个弹簧钩挂或者用两根卡簧撑开限位固定。
热水器和浴霸的出现彻底革了公共澡堂的命,也为中国家庭浴室现代化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到1999年前后,浴霸已经俨然成为家庭浴室装修的标准配置。奥普方总曾经开玩笑说,“没有浴霸以前,那叫卫生间;有了浴霸,那叫浴室!”
真可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奥普的带领下,在众多品牌的竞争和推动下,浴霸终于成为家庭浴室装修不可或缺的标准配置。2008年,浴霸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国家标准——GB/T22769-2008《浴室电加热器具(浴霸)》。
浴霸发展的这几年,吊顶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覆膜板开始以成本和色彩优势迅速开疆辟土占领吊顶市场。
“浴霸加方扣或者条扣”的模式得到了千家万户的默认,金属扣板也开始和浴霸一道进入千千万万家庭之中。我们把吊顶发展的这个阶段称之为吊顶2.0时代。在这个阶段,它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吊顶电器(特别是浴霸)开始和吊顶慢慢结合,形成一个简单的吊顶系统。
吊顶3.0时代:集成吊顶
时间跨入21世纪,和浴霸息息相关的一个行业迅速崛起,这就是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嘉兴海宁就是中国一个著名的太阳能热水器集散地。随着浴霸OEM风的盛行,浴霸行业出现了一个“新气象”——这些太阳能品牌企业纷纷前来嘉兴贴牌浴霸。
福兮祸所倚!当一个产品、一个行业沦落为另一个产品、另一个行业的赠品、附属品时,其实表面的繁荣中危机已经深深埋下!竞价与低质从来就是孪生兄弟,浴霸行业面临了前端的行业危机:利润率直线下降、产品创新持续低迷、责任事故频频爆出!许多浴霸生产企业苦苦支撑,度日如年,行业的出路在哪里?行业的下一个拐点在哪里?有的企业选择了转行,有的企业选择了知难而进!其实,每个行业经过几年的发展,肯定会遇到瓶颈;而每一次瓶颈的突破都是又一次破茧成蝶的华丽蜕变!
2004年年底,友邦公司推出了一个全新的产品,将吊顶电器——浴霸、照明、换气等电器的面板尺寸与吊顶方扣板的尺寸进行配套,使电器面板的尺寸是扣板尺寸的整数倍,这样就使得吊顶电器完全纯平地嵌入融合到扣板之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体系。2005年初,友邦集成吊顶以一种全新的品牌专卖店形式推向市场,第一把火在四川成都一经点燃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集成吊顶的出现,使得十多年来一直迷茫发展的吊顶行业的前景豁然开朗,也让正走向迷途的浴霸行业找到了升级转型的机会。许多嘉兴原先的浴霸厂家纷纷加入生产销售集成吊顶的行列,效仿这种“浴霸改型+扣板升级+专卖店”的商业模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这么多浴霸企业的“移情别恋”直接导致了浴霸产业在嘉兴的没落和萧条。
截止2011年,全国上下大大小小的集成吊顶厂家、作坊应该不下1000家,品牌三、四百个。其中嘉兴海盐、王店一带占厂商总数的60%左右;广东番禺、佛山的铝扣板基地其次,约占总数的25%;其他区域占15%。在这个格局中,广东团队拥有金属天花制造的先发优势和完整产业链,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而浙江团队则拥有吊顶电器生产经验和天花扣板的设计创新优势,两个产业集群既有竞争又有合作,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当产业进入集成吊顶时期,由于集成吊顶大多采用自有品牌专卖形式,嘉兴吊顶企业似乎一下子来了底气。在友邦等龙头企业的带领下,持续地创新和投入打开了全新的局面。这些集成吊顶企业不但自行招商、品牌加盟,而且对毛利也有了全新的追求:一线和一线品牌的产品在终端的销售价格几乎不相上下,有的一线品牌的产品售价有时竟然超过一线品牌。而广东的吊顶企业更是从友邦等集成吊顶企业得到启发:原来扣板还可以这样卖!原先他们卖一平米扣板只赚几块甚至几毛钱,而嘉兴集成吊顶企业动辄几百元一平米的售价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盈利模式,纷纷调转方向加入集成吊顶行业。有了利润的支撑,有了一定的销售规模,集成吊顶企业的腰板一下子就挺了起来。他们更加果断而勇敢地巨资投入品牌和研发,产品创新和销售创新更加层出不穷,吊顶行业迎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2004年,集成吊顶的出现,颠覆了原来的竞争格局,打破了浴霸和金属天花的行业界限,瞬间跨界融合,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行业。2010年,集成吊顶有了自己的国家标准:GB/T26183-2010《家用和类似用途多功能吊顶装置(集成吊顶》 ;2011年,中怡康首次发布集成吊顶行业报告;2011年7月,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天花吊顶材料分会成立。我们把2004-2011年这个阶段称之为吊顶3.0时代,它有一个显著的烙印,叫做集成!
吊顶4.0时代:全屋大产业时代
集成吊顶从新生、磨合、逐渐走向成熟的这几年。由于中国市场实在够大,所以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还没那么激烈。产品几乎都是平板,加工工艺也以单一为主,要么滚涂、要么覆膜、要么氧化等,如果配以简单的花色,那就是锦上添花了。2007年末-2008年初,吊顶市场风云突变,几家品牌企业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攻关,忽然推出许多创新的产品:宝兰的双色造型板、友邦的盛唐纹、楚楚的仿古蚀刻板、奥普的荷塘月色、泰铝的镜面氧化板等等,不一而足,精彩纷呈。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再也无法收拢,集成吊顶行业的板材创新进入空前高涨期。2009年,双色覆膜板、全自动冲压成型生产线、全自动丝印生产线、热转印工艺等陆续出现,长期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屡屡被打破,行业一直行驶在快车道上。
随着集成吊顶制造工艺和原材料供应瓶颈被突破后,集成吊顶几乎成为标准化产品,集成吊顶一下子从“高大上”被打回原形。有人戏言,“海王路上一趟走,吊顶电器全都有”。一时间,各种滚涂、覆膜、氧化板厂、丝印加工厂、扣板加工厂、电器制造厂都加入了价格混战,业内瞬时乌云压阵、混沌不堪。同时随着各个品牌招商工作的深入,集成吊顶专卖店已经深入县级市甚至区镇,一个县级市的建材市场有个几十家集成吊顶专卖店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扎堆的集成吊顶专卖店一时成为建材市场的一道风景。如此众多的专卖店,没有太多差异化的产品,带来的自然是惨烈的价格战。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竞争哪里就有突破。到了2011年,市场上陆续出现了不同于300×300尺寸的异形板、各种深度压型的造型板、还有一些高边板等等,这些就是复式吊顶的雏形和探索。
数年磨一剑,一朝天下知!真正推开全屋吊顶大门的是2013年7月的广州展,全屋顶惊艳亮相,用产品阐述他们各自对全屋顶未来的理解。集成吊顶成功完成了从简单平面厨卫吊顶向复式全屋吊顶的跨越式发展,甚至有向全屋家私突破的迹象。天花吊顶的4.0全屋大产业时代真正来临!
吊顶从集成走向全屋,仿佛打开了一扇财富的大门!全屋吊顶让所有吊顶企业又一次站在了财富来临的飓风口上!正如2014年中国吊顶协会年会提出的大产业时代一样,全屋吊顶就是一个这么巨大的平台,存在着无限的可能,蕴藏着无尽的商机。所有吊顶人,你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