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潮”or“招工难”?吊顶企业该如何应对
一对一人工客服
在线解答加盟疑问
- 预约考察
- 咨询费用
- 了解区域
- 开店选址
在经济下行、去产能、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失业潮”的隐忧似乎正再次向中国袭来。然而,春节过后,中国各地陆续曝出“招工难”的消息,这令人不由得思索中国人力市场现如今的“真容”到底为何?
“失业潮”or“招工难”?吊顶企业该如何应对(图片来自网络)
就业市场整体供不应求
节后,东莞这座被誉为“世界工厂”的城市早早便迎来了大大小小的招聘会,一些中小企业给技术工人的工资出到6000元(人民币,下同),但仍面临人才难求的局面。
与东莞临近的广州,也在春节过后遭遇了“招工难”,劳动密集型服务企业招工尤其困难,一家家具公司基本工资3200元的岗位乏人问津。广东省政协委员许建华表示,用工难已成为广东省劳动密集型企业一个普遍的现象。
基于智联招聘职位库大数据的CIER指数(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显示,2015年第四季度CIER指数从三季度的1.96小幅回升至2.09,就业市场继续保持供不应求的格局。
就业问题的两面:“招工难”和“失业潮”
中国经济正经历转型升级,就业问题也正变得更为复杂。
在“招工难”方面,中国人口红利消失,收入水平提升,使得劳动密集型企业越来越难招到廉价劳动力,此外,中国外贸走弱,出口加工型企业订单减少、效益下滑,也让招工变得更加困难。因此,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正在谋求转型升级、实现“机器换人”。
对于中小型创新科技类企业来说,面临着转型升级和成本控制的压力,经历蜕变的阵痛,目前尚难以开出足够吸引高技术人才的工资。他们希望能够获得政府的资金和金融支持。
在“招工难”的反面,是“失业潮”的隐忧,从去年开始,一些特定行业对普通工人的需求在逐步缩减。比如,面临“去产能”压力的能源类行业,以及以“去库存”为当前首要任务的建筑行业,压缩用工、裁员减员已经成为“现在进行时”。
官方回应:保证不会出现“失业潮”
面对中国就业市场的一些新变局,一些外媒做出了中国将迎来第二次“失业潮”的判断。
中国官方回应,中国的经济条件保证失业潮绝对不会出现。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讯发言人赵辰昕上周提出了中国就业市场的四大支撑:一是中国经济仍将保持中高速增长,就业拉动能力将继续提升;二是“双创”将继续推进,创业带动就业的能力还将进一步增强;三是随着经济结构加速调整,新产业、新业态和服务业会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可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带来的过剩劳动力顺利实现跨地区、跨行业流动就业;四是****有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做好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
居安思危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中国就业数据表现良好,尚未出现“预言”中的用工荒和失业潮。中国人社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增就业甚至比既定目标多完成了30%。
广东省春节后的返岗情况也与去年持平。东莞市人力资源部门调查显示,该市企业开工率为60.8%,企业员工返岗率为77.1%,两项数据均比去年略有上升。珠三角、东莞的劳动力并未出现严重流失。
尽管目前中国就业市场整体状况良好,但据《2015第四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预测,2016年全年CIER指数周期成分持续走低的概率极大,就业市场景气程度或将继续走弱。在经济转型的新常态下,加快解决中国就业结构性矛盾已成为****面临的一大考验。
室内球场+免费wifi 企业推“软福利”应对招工难
为员工子女报销托幼费、员工宿舍提供免费wifi、内设运动球场。记者近日了解到,为吸引更多曾在沿海地区“见过世面”的新生代农民工,江西等省份的一些企业纷纷打出福利牌,希望用“软福利”留住人、应对“招工难”。
据悉,随着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浪潮,中西部一些省份企业招工压力不断增大,像欧菲光这样的企业不在少数,他们开始通过发放“软福利”把“招到人”变为“留住心”。
企业要解决“招工难”的问题,不应仅仅从工资待遇方面入手,更要突出企业的人文关怀,“企业提供‘软福利’就是人文关怀的体现,这样不仅能招到人还能留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