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北新吊顶马劳哈特:情系每位同事的暖心“厨娘”
在北新建材践行“一 带 一 路”倡议,加速推进国际化战略落地的进程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海外员工,他们是公司国际化发展的先锋军、中坚力量,他们披荆斩棘,无畏挑战,爱岗敬业,用汗水浇灌友谊之花,结出发展硕果,凝聚信心力量。今天一起来看中亚北新暖心“厨娘”马劳哈特的故事
(图片来源:北新吊顶公众号,侵删)
在中亚北新,有一位能歌善舞的暖心“厨娘”——马劳哈特。她热爱厨艺,凭借着饱满的学习热情和不断练习,烧得一手好中国菜。她爱唱爱跳,做完饭还没放下菜铲,音乐一响就翩翩起舞,嘹亮的歌声也随即响起。她待人真诚热情,心系每一位同事,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暖心“厨娘”。
马劳哈特从小就对烹饪感兴趣,长大后一直想成为一名厨师。在此之前,她在乌兹别克斯坦一家纺织厂当了12年的厨师。2022年,她加入中亚北新时一道中国菜也不会做,但她充满热情,认真跟着学习,还边学边做记录。她的小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制作方法。她还拍下照片和视频,下班回家后反复观看学习。
中亚北新初建时,厨房条件有限,她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天冷没有保温器具,她就用大盆装了热水放在菜盆下面保温;灶台太高,她就垫个稳当的凳子站上去做饭;中餐调料不够了,她就试着用乌兹别克斯坦当地的调料调出相似的味道。她还尝试把当地的饮食按照中国同事们的口味进行改良。手抓饭少放油、少放盐,多放一些蔬菜;做手抓饭的米多泡多煮一会儿,让口感更软一些。
(图片来源:北新吊顶公众号,侵删)
盐多了、汤稀了、菜凉了、量小了......面对大家对餐食的各种意见,她总是乐呵呵地笑脸相迎,尽可能满足大家的口味。她也注重沟通,会问清缘由,明白大家真正的需求后再改进。受到表扬时,她会笑得像个孩子一样;收到节日礼物了,也会高兴得手舞足蹈。
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厨艺传授给其他厨工,手把手地示范,甚至在周末也会通过视频指导其他厨工配菜炒菜,用心传承北新建材的“传帮带”的传统。
别看马劳哈特平时唱唱跳跳的,但是她的心很细,会留意记住谁爱吃什么,谁不喝牛奶,谁喜欢吃肉。她认识每一位中方员工,32 个人到了饭点谁没来,她看一眼就知道。她还会及时地问需不需要留饭。如果需要的话,她会把每个菜都打包好放进蒸屉上热着,以便回来的人能随时吃上一口热饭。
她像一位慈爱的母亲,关爱着青年员工们,担心他们渴着饿着,担忧他们吃不好睡不好。看着这些年轻人朝气蓬勃地建设着这么大的石膏板厂,她为他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也由衷为自己能在中亚北新工作感到高兴。
(图片来源:北新吊顶公众号,侵删)
(文章来源:北新吊顶公众号,侵删)